【眼睛结构】 眼血管与视神经
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,大脑中大约有一半的知识是通过眼睛获取的。读书认字、看图赏画、看人物、欣赏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。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、不同的光线,再将这些视觉信息转变成神经信号,传送给大脑。

眼血管

眼血管分为眼动脉和眼静脉。眼动脉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动脉,分布到眼球和眼副器。眼动脉在颅内发自颈内动脉,经眶尖的视神经管进入眶内,再发出很多分支,分布于眼球、眼球外肌、泪腺、眼睑及额部皮肤等处。眼动脉的一支最重要的分支是视网膜中央动脉,它在眼球后方穿入视神经内,在视神经内部行至视盘穿出至视网膜,分成4支,即视网膜鼻侧上、下小动脉和视网膜颞侧上、下小动脉,呈“X”形分布于视网膜各部,营养视网膜内层,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可产生眼全盲。临床上用眼底镜可直接观察这些小动脉的形态,以协助对某些疾病的诊断。

眼的静脉主要是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,收集眼球和眼副器的静脉血,眼的静脉向前与面部静脉吻合,向后与颅内的静脉相交通,且眼的静脉无控制血液流动方向的瓣膜,由于这样的特点,面部的感染就有可能通过眼静脉侵入颅内,引起严重的病症。

眼底血管病变是一种严重的眼底疾病。它不是一个眼病的名称,而是很多眼底病的综合。眼底病变包括了视网膜,脉络膜,视神经及玻璃体的炎症,肿瘤,各类血管的病变,引起眼底病变的原因也很多,例如糖尿病,肾炎,贫血,流感,结核等都可能引起眼底病变。

视神经

在眼球的后端连有一根较粗大的神经成为视神经(optic nerve)。视神经实际上是由视网膜内的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纤维在视盘(视乳头)处汇集并穿出巩膜而形成,其直径约1.5mm。视神经从视乳头起,在眶内行向后内,穿经眶尖的视神经管进入颅腔内,止于视交叉,全长约45mm。视神经外面被鞘膜包裹,其鞘膜间隙之一蛛网膜下隙通向颅内的蛛网膜下腔,所以颅内的脑脊液压力增高,可使视神经鞘膜间隙压力也增高,压迫视神经,引起视神经盘水肿。

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。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,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。视神经是指从视盘起,至视交叉前角止的这段神经,全长约42~47mm。分为四部分:眼内段,长1mm;眶内段,长25~30mm;管内段,长4~10mm;颅内段,长10mm。

视神经为特殊躯体感觉神经,传导视觉冲动,其纤维始于视网膜的节细胞。节细胞的轴突于视网膜后部汇成视神经盘后穿过巩膜,构成视神经。视神经于眶内行向后内,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,连于视交叉,再经视束止于外侧膝状体,传导视觉冲动。视神经外面包有三层被膜,分别与相应的三层脑膜相延续。因此蛛网膜下隙也随之延伸到视神经周围,故在颅内压增高时,常出现视神经盘(视神经乳头)水肿等症。

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。从视盘开始后穿过脉络膜及巩膜筛板出眼球,经视神经管进入颅内至视交叉前角止。全长约42~47mm .可分为球内段、眶内段、管内段和颅内段四部分。
(一)球内段:由视盘起到巩膜脉络膜管为止,包括视盘和筛板部分,长约1mm 是整个视路中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部份。神经纤维无髓鞘,但穿过筛板以后则有髓鞘。由于视神经纤维通过筛板时高度拥挤,临床上容易出现盘淤血、水肿。
(二)眶内段:系从眼球至视神经管的眶口部分。全长约25~35mm,在眶内呈“S”状弯曲,以保证眼球转动自如不受牵制。
(三)管内段:为通过骨性视神经管部分。长约6mm。本段视神经与蝶窦、后组筛窦等毗邻,关系密切。由于处于骨管紧密围绕之中,当头部外伤、骨折等可导致此段视神经严重损伤,称为管内段视神经损伤。
(四)颅内段:此段指颅腔入口到视交叉部份,长约10mm。两侧视神经越向后,越向中央接近,最后进入视交叉前部的左右两侧角。

视神经的外面有神经鞘膜包裹,是由三层脑膜(硬脑膜、蛛网膜、软脑膜)延续而来。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下间隙前端是盲端,止于眼球后面,鞘膜间隙与大脑同名间隙相同,其中充有脑脊液。临床上颅内压增高时常可引起视盘水肿,而眶深部感染也能累及视神经周围的间隙而扩散到颅内。

视神经的血液供应:眼内段,视盘表面的神经纤维层,由视网膜中央动脉来的毛细血管供应,而视盘筛板及筛板前的血供,则由来自睫状后动脉的分支供应。二者之间有沟通。Zinn-Haller环,为视盘周围巩膜内睫状后动脉小分支吻合所成。眶内、管内、颅内段则由视神经中的动脉及颅内动脉、软脑膜血管供应。